记录搭建hexo博客
第一步安装Nodejs和git
1 |
|
1 |
|
第二步安装hexo博客 并转移至/storage/emulated/0/blog 文件夹下(手机无root解决方法)
①参考以下视频进行博客安装既转移至blog文件夹。
②视频内使用的关键指令有(依次输入):
1,安装hexo博客程序至根目录blog文件夹
1 |
|
2,进入blog文件夹,初始化并启动hexo博客程序
1 |
|
1 |
|
1 |
|
到这里会给你一个网址,本地访问如果网页打得开说明hexo博客安装成功。
3,查看当前博客安装的路径
1 |
|
可以看到目前的路径在根目录,手机没有root是无法访问的。
4,进入想要安装博客的新位置,比如我这里是/storage/emulated/0/
1 |
|
5,转移博客储存路径,注意需要先给Termux程序储存权限(给予后重启软件,再次进入软件需要重复一次4步骤),并且保证在这个路径下没有同名文件夹。
创建文件夹
1 |
|
进入文件夹
1 |
|
检测当前路径是否为/storage/emulated/0/blog
1 |
|
再次安装hexo博客程序(等待片刻)
1 |
|
这时候会出现报错提示,咱们进入blog文件夹,删除node开头的那个文件夹
接下来是关键重要指令:
1 |
|
初始化hexo程序
1 |
|
运行hexo程序
1 |
|
这时候就会出现上面第一次安装一样的提示本地网址,进入网址如果能打开说明转移成功了!
pwd再次检测路径是否为:/storage/emulated/0/blog
第三步将本地hexo博客程序部署于GitHub(其他静态代码托管平台同理)
①安装部署插件(因为部署仓库需要插件)
1 |
|
②在GitHub上创建一个同用户名的仓库(用户名.github.io)
③更改_config.yml文件
打开_config.yml文件,将最后几行进行更改为:
1 |
|
git仓库项目地址,就是进入仓库首页有个ssh选项的地址,点击复制然后粘贴入repo后面即可。
④添加ssh秘钥
ssh钥匙的作用是给予终端上传文件的权限
1,生成ssh密匙
1 |
|
1 |
|
生成密匙至根目录
1 |
|
中间要按3次回车
第一个是保存地址
第二个就是你github的密码
第三个是确认密码
指令如果不报错的话,会给你一个密匙路径
如:/date/date开头,文件名是id_rsa.pub。
这个样子手机没root是无法访问的,所以输入下面这个关键指令:
1 |
|
终端会会输出刚才生成的ssh密匙
将其全部复制下来
2,将密匙添加到GitHub仓库上
打开GitHub,进入刚才创建的同用户名仓库,进入设置页面,打开SSH and GPG keys,点击New SSH key,输入SSH key的名字,随便取,再输入刚才复制的SSH key,点击Add SSH key就添加好了。
3,上传至GitHub
生成静态网页
1 |
|
上传至GitHub仓库
1 |
|
然后记得把设置中的Github Page里的分支改成master就好了,如果已经是这样了那就不用改了。
最后访问 你的用户名.github.io
,如果可以加载出来说明一个hexo博客已经搭建成功了!
看完之后是不是感觉很简单,确实我搭建成功之后就感觉很简单了,但是你绝对想不到我折腾这玩意儿折腾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,总算是折腾明白了,搭建成功之后就连忙写了这个文章以防自己忘记哈哈。
简单使用hexo博客写作教程
1,每次无论 hexo g
(上传)或 hexo s
(本地部署),都最好先使用 hexo clean
(清除缓存);
2,页面结果以本地 hexo s
为准,部署后的异常大部分是缓存原因,在确认没有报错的情况下,等待若干时间后即可正常;
3,上传至Github顺序:source/_posts文件夹下创建一个 Markdown 文件>hexo s
本地部署>hexo g
上传
4,当创建博客时,就会以这种格式生成Markdown文件,如这篇博客的文件名就生成 xxx.md 这种形式。其中相关变量说明如下表:
变量 | 说明 |
---|---|
:title | 标题(小写, 空格将会被替换为短杠) |
:year | 创建的年份,如:2017 |
:month | 创建的月份(有前导零),如:01 |
:i_month | 创建的月份(无前导零),如:1 |
:day | 创建的日期(有前导零),如:09 |
:i_day | 创建的月份(无前导零),如:9 |
5,经过上面上面一系列的准备工作,现在差不多就可以安心的写作了。打开 source/_posts 文件夹下刚创建的 Markdown 文件,你会发现有如下内容:
1 |
|
注意,这里的 title 是可以随便改的,当然了 date 也是可以改,不过没有改的必要;这里要说一下 tags 这个属性(标签),如果需要配置多个有两种方式:
1 |
|
或者
1 |
|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